总有群报复社会的家伙深更半夜出现,发各种让人咬牙切齿的美食……每当我的胃被诱惑的难受之际,我便幽幽的回上一句,你可曾吃过阆中的牛肉面?牛肉面,是我们阆中人胃里最温暖部分,而你一旦离开阆中,就再寻不见,哪怕几十分钟车程的邻县。
阆中的牛肉面,用牛肉熬制,汤汁呈糊状,牛肉味浓郁,加入凉面、豆芽、香菜和油辣子,搅拌之后,每根面上都裹上汤汁,非常入味。汤汁浓重又开胃。地道的阆中人看着汤汁就胃口大开,如果你是外地人,你吃不惯,可以理解,因为我们的童年不一样。
一个人的口味绝对是在童年养成。当我还是个小屁孩时,经常被婆婆诱惑,“跟着婆婆上市不?去吃哈(ge)娃的牛肉面!”我一听就屁颠颠的跟上,婆婆一手提个竹子编的菜篮子,一手拉着我,从我们住的南街往南,走过一条小街就到了礼拜寺。因为有个清真寺一条街上几乎都住的回民同胞。
一到菜市场上各种小贩都热情的和婆婆打招呼,几乎打了招呼的婆婆都愿意去光顾,于是菜篮很快装满了。这时会看到一家门脸较低的瓦房。婆婆把菜篮往店里一放,大声爽朗的喊到,“哈娃,来两碗牛肉面!”头戴白帽的店家哈娃,把毛巾一搭道“哦,向婆婆哦,好例~~~你先坐到起哈。”婆婆说,“天天来吃,你把牛肉多放点嘛。”哈娃说,“你放心嘛!”这个时候,婆婆会进到他们厨房旁边亲眼盯着他们放臊子,果然是汁多肉多。婆婆把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端上桌,每碗放上几滴油辣椒,搅拌好,香气扑鼻。我挥舞着筷子吃的满头大汗,婆婆不容我喘息,已经向柜台喊到,“再来两碗!!”想来我的大胃也是那个时候养成的吧。对我的童年来说,去老市=吃牛肉面。时光如流水般过去,一天天吃着牛肉面,看着哈娃慢慢成了老爷爷,他的子孙继续着牛肉面的生意,他们家盖起了楼房扩充了店面。再后来,再回到家乡,这家店在老市上也慢慢消失了,婆婆也去了另一个世界,童年也消失了……只有记忆依然温暖。
古城大东街有家“美味佳”卖牛肉面也很出名,这家店是爷爷在茶馆喝茶时听说的。于是带我吃过两回,牛肉味也特别纯正。记得住在高家坎的七嬢最喜欢用大锅去端一锅回来做一家人的早餐。这家店目前还在,招牌也在,但老板应该易人了,感觉味道已变。因为在景点旁边倒不愁客源。记得刚到成都读书时,看见文化路有家牛肉面,和朋友兴致勃勃去吃,发现是普通面上面加了几块牛肉,觉得诧意无比,那会以为全天下的牛肉面都应该是阆中那种啊!
现在牛肉面的价格已经从一块五二两涨到了五块钱一两。最近一次回家,吃到味正的是杨天井福音堂旁边,馆子虽小,看老板贴的报道,中央领导人影视明星都去吃过。离开家乡的日子太长了。只要回到家乡,总要去找牛肉面来吃,吃着这熟悉的味道,家乡胃安心的告诉我,到家了!